发布日期:2025-02-05 13:22 点击次数:166
“越卖越亏”这事儿听着像个段子,可偏偏就在一家上市公司身上真实发生了。被誉为“红枣第一股”的好想你,2025年年初发布了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5200万到7500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6200万到8500万元。这已经是它连续第三年报亏,如果算上扣非后净利润,它已经连续五年亏损了。奇怪的是,就在公司连年亏损的情况下,好想你还能坚持分红,三年内累计分掉了4.84亿元。一边亏钱一边分红,这账怎么算?
难道真的是“越卖越亏”?
事情得从好想你近年来的经营策略说起。好想你原本以红枣业务起家,但近年来行业竞争加剧,红枣这块业务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为了谋求转型,好想你早在2020年就剥离了旗下的百草味业务,试图聚焦红枣和健康食品领域。然而,这一决策不仅没有缓解公司的盈利困境,反而让公司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2024年,好想你试图通过“四个坚持”战略稳住局面,比如在红枣和健康锁鲜食品上深耕,同时重点拓展一些高端渠道,比如山姆会员店和永辉超市。听起来思路没毛病,但问题是,这些努力并没有让公司扭亏为盈。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虽然增长了7.9%,达到11.7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亏损了6070.87万元,比上一年同期的亏损扩大了近50%。这说明,公司在主业上的盈利能力仍然很弱。
更让人费解的是,2022年到2024年,好想你的销售费用却连年攀升,2024年上半年甚至占到了营收的22.74%。业务宣传费、平台佣金等支出大幅增长,但公司的电商业务却没见什么起色,反而收入还出现了下滑。这一来二去,公司不仅没有挣到钱,反而在亏损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2025年1月,好想你发布了2024年的业绩预告,亏损的消息一出,市场上顿时炸开了锅。大家最关注的,不仅是它为什么会连续三年亏损,更是为什么在亏损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分红。从2022年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分红4.84亿元,这笔钱从哪里来?
实际上,这几年好想你在主营业务之外,靠投资收益撑着业绩。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来自投资的收益同比增长了625.57%,达到了2856.78万元,其中一部分来自金融资产投资的收益,另一部分则来自它对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有限公司的投资。然而,这些收益显然无法弥补公司在主营业务上的亏损。
更糟糕的是,好想你的线上业务原本被寄予厚望,但近年来表现越来越乏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商收入同比减少2.37%,只占总营收的31.58%。更让人忧心的是,电商业务的毛利率也几乎停滞不前,这说明即便是在成本相对较低的线上渠道,公司也未能找到盈利的突破口。
在这样一个业绩预亏的背景下,2025年1月,公司股价的表现却有些反常。在1月13日到1月23日的短短十天内,好想你的股价迎来了6个涨停,区间涨幅高达41.06%。有人说,这可能是因为公司搭上了“微信小店”的风口,市场对它的线上业务还有期待。但好景不长,1月24日,公司股价应声下跌4.87%,收报10.36元/股,总市值仅为47亿元。
股价的大起大落,让人不得不思考,这家公司究竟还有没有未来?对于投资者来说,业绩上的连年亏损和股价的波动无疑是一种折磨。更重要的是,好想你一直以来以红枣业务为核心,但这个领域的科技含量低,市场上很难有溢价能力。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新的增长点,好想你很可能会继续陷入亏损的泥潭。
最终,好想你的2024年业绩预告让人们看清了一个事实:投资收益虽然能短期内缓解亏损,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公司在主营业务上依然难以找到突破口,而线上业务的疲软也让人对它的未来充满疑问。更讽刺的是,在公司亏损的这些年里,分红却一分不少,这种反常的操作让不少人怀疑公司是否在“拆东墙补西墙”。
对于好想你来说,2025年注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如果公司不能在短期内找到新的盈利模式,投资者的信心恐怕会进一步下滑。更重要的是,这种长期亏损的状态可能会影响到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和融资能力。
【网友热议】
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热议,有人调侃,有人愤怒,也有人试图分析其中的逻辑。
网友“小枣不甜”说:“卖红枣的公司亏钱还能分红?这不是把股民当韭菜割吗?”
网友“理财小白”评论:“三年亏4个多亿,分红快5个亿,这钱不会是借来的吧?”
网友“财报达人”则表示:“投资收益能救一时,救不了一世。主业不行,早晚出问题。”
也有网友试图为公司辩护。网友“健康食品爱好者”说:“好想你至少在尝试转型,投了不少钱进新业务,总要给点时间吧。”
不过,更多的人对公司的未来表示悲观。网友“股民老张”“一边亏钱一边分红,股民的钱就是这么没的吗?”
分红的争议让人不得不反思:好想你的这些操作到底是为了稳定市场,还是另有所图?
那么问题来了,好想你真的是困在“销售费用”里吗?还是说,公司的问题远不止于此?连续亏损还能分红,这种操作究竟是为了给投资者信心,还是在透支公司的未来?你怎么看?